开云体育官方网站-焦灼时刻:胜负将在最后一战定夺
【甬城文明事46期】
新学期将至,延续着暑期捐赠的温情与爱心,宁波各地慈善组织近日再掀助学热潮,在开学前夕给贫困学子送上一份特殊的关爱。
女企业家热心助学。
余姚义工自发组织助学结对活动。
同心圆梦基金助学。
宁波爱心人士捐资185万元 帮助370名学子圆大学梦
8月23日,市慈善总会与江东区慈善总会、海曙区慈善总会联合举行爱心人士大学新生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2016年市慈善总会安排资助贫困家庭的全日制大学新生370名,每人一次性5000元,助学总金额185万元,全部由爱心人士捐献。
爱心人士踊跃参加这次助学活动。“顺其自然”出资85万元,资助170名学生,其中江东、海曙、江北各30名,余姚、象山各40名。“顺其自然”是宁波一位著名的隐名捐款爱心人士,从1999年市慈善总会发起首次“慈善一日捐”活动以来,截至2015年底,“顺其自然”已连续17次捐款,累计768万元。按照“顺其自然”的意愿,市慈善总会已将其前16次捐款683万元,用于各项助学。
化名“普党”等名字 宁波八旬老党员30年捐款近25万元助学帮困
这几天,海曙区南门街道郎官社区居民听说社区83岁的周春华老人生病了,纷纷上门看望。说起老人30年如一日捐资帮困助学的故事,大家由衷地表示钦佩。
从1987年至今的30年间,周春华化名“普党”等名字,将自己省吃俭用的244158元积蓄投入到助学帮困的慈善事业中。当有人问起原因时,有62年党龄的老人说:“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的公仆。”
在上世纪80年代,当“结对助困”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时,还在宁波市妇联工作的周春华就开始默默地走上了扶贫帮困的“慈善之路”。
“圆梦使者”匿名十年助学 15名寒门学子昨领到7万多元助学款
“3年前,我考上浙江财经大学时,得到好心人资助,圆了大学梦。最近我在杭州担任G20峰会志愿者‘小青荷’,我想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在8月25日下午举行的“圆梦助学”善款发放仪式上,受助学生小英代表15名寒门学子,表达了感恩之情。
一晃已是第十个年头,受“圆梦使者”资助的大学生一拨又一拨。前天“圆梦使者”又向受助学生捐出7万多元助学款,让他们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安心学习。
“狮爱送温暖,大堰助学行”活动。
镇海爱心人士结对助学八载。
石浦中介行业助学12名贫困生。
海曙:开启特殊青少年 新学期圆梦行动
8月18日,一条“特殊青少年新学期圆梦行动”的微信刷爆了海曙青年的朋友圈,不少党团员青年纷纷接力,支持特殊青少年圆梦的众筹公益项目。
“这是我们第一次采用项目众筹的形式,通过全社会的力量,给这些困难学子爱的鼓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海曙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曙区西郊学校的王同学就发出了这样一个心愿,她想要一本骨科医学书,她想要自己学习骨科知识,帮助爸爸治好伤骨。
镇海:“KongLu慈善基金”成立 用于助学助困
日前,随着著名港胞张爱芳之子张惠康夫妇捐赠的100万元人民币打入慈善基金账户,“KongLu慈善基金”正式成立。这是镇海第一家由海外华侨设立的慈善基金。该慈善基金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读全日制高中生、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资助因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人群等。慈善基金由区慈善总会代为管理,双方签订相关合约,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作为第三方监督基金的管理使用。
捐赠人张惠康在美国主要从事投资事业。“他的母亲张爱芳祖籍蛟川街道五里牌村。”据区侨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张爱芳1987年以来出巨资先后助建宁波市青少年宫、赞助金华市教育事业、兴建镇海仁爱中学、设立仁爱中学奖教奖学基金等。1997年7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爱乡楷模荣誉称号,1997年9月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如今,母子两人都在为镇海慈善事业加油助力,与镇海人民结下不解之缘。
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学生领取助学基金。
老年大学爱心基金助学奉城学子。
镇海爱心企业发放慈善助学金。
宁波“文意助学”爱心传递 43名学子回捐50万元
不久前,“文意助学帮困基金”收到了一笔5000元的捐款,捐款人小葛说:“当年,正是‘文意助学’帮我解决了求学路上的大难题,我希望能将当年我感受到的爱心传递下去。”记者了解到,仅在今年,就有4名受助学子向“文意助学帮困基金”进行回捐,而近年来,回捐款项已达到50.8万元。点滴爱心正涓流汇海,进行着爱的传递。
记者了解到,设立“文意助学帮困基金”是宁波市总工会和宁波海洋纺织品公司共同开展的一项以资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为主要内容的帮困送温暖活动。宁波海洋纺织品公司于2006年在市总工会救急济难基金会出资设立“文意助学帮困基金”,计划每年向市总工会捐款50万元,目前已累计捐款近500万元,以助学金方式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庭暂时困难的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余姚:梁弄镇“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8月23日,梁弄镇“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开展了爱心助学活动,为该镇10名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送上了每人3000元的“红色梁弄人”圆梦基金,为困难大学生圆梦大学奉献了一份力量。
梁弄镇“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圆梦基金成立于2014年,目前,助学活动已持续三年。今年,联谊会在前期排摸中,共确认了来自该镇各行政村的10位成绩优异的应届高考生。联谊会的会员代表分别到学生们的家中进行了实地走访,并为每一位学生送上了3000元圆梦基金。同时,联谊会还与学生们交换了联系方式,以便加强与学子间的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帮助解决学子们在大学期间遇到的困难,使联谊会的助学活动真正为贫困学子提供帮助。
“爱心助学”暖人心。
梁弄镇组织开展“助学圆梦”公益活动。
“居仁由义” 家风扬 宁波耄耋老人徐既仁捐265万元助学助村
所居是“仁”———过着勤俭的生活,每日买菜不超过10元;所由乃“义”———在80岁大寿的宴席上一下子捐出265万元用于助学和建造文化礼堂。
北仑区白峰街道小门村,徐家大门正上方刻着的“居仁由义”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正是81岁老人徐既仁的善行最恰切的注脚。如同一枚徽章,仁爱济世之风又在他儿子身上传承生光。
“25万元拿出来,能为村里做点实事,这是我最大的生日愿望!”
宁波爱心助学团情系岑巩留守儿童。
鄞州福彩走进山村小学。
北仑:十年助学爱心路 150余名实现求学愿望
19日下午,宁波阿拉酿酒有限公司举行2016年慈善助学金发放仪式,来自新碶街道的18名贫困学子领到了助学金。据了解,阿拉酿酒有限公司慈善助学金从2007年开始设立,目前已累计发放78.3万元,帮助150余名有困难的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实现了求学的愿望。
助学金发放现场布置得丰富而又温馨,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零食。小顾是温州医科大学大三的学生,今年是她接受资助的第一年。半年前,她的父亲不幸患了癌症,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并欠下巨额外债。家庭经济重担全都落到了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母亲打工的微薄工资难以支持她继续读书。大多数读医的学子会选择深造,而小顾却打算步入社会。“我想尽快工作,缓解家里的压力。”阿拉酿酒有限公司了解到小顾的家庭情况后,开始资助她读书。“是这笔助学金让我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我一直心怀感激,努力学习,希望能在学习和实践上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帮助过我的人。”小顾说。
镇海:爱心人士结对助学八载彰显绵延大爱
为帮助更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学子顺利进入大学校园,近日,由镇海区骆驼街道爱心人士发起,已历时八年的“相约丽水”助学结对活动暨丽水市关工委爱心助学及丽水“楚州晚报学子”寻访活动再次起航。
8月7日晚,镇海爱心人士们专程赶到丽水,与9名符合受助条件的大学新生结对。这9位学子虽家境贫寒,但处逆境而不馁,自强不息,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南理工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非常感谢你们把爱心送到丽水。”丽水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留丽萍向爱心人士表示感谢。
宁波架起慈善助学“彩虹桥”。
青协志愿者在段塘街道结对爱心助学。
余姚:梁弄镇东山村开展“东山再起”爱心助学活动
8月6日,梁弄镇东山村在该村村委会开展了“东山再起”教育基金爱心助学活动,为该村10名优秀学子送上了共计23000元的助学基金。
活动中,来自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10名优秀学子分别发言。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求学过程、大学生涯,交流了各自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对接下来的学习规划作了沟通,互相勉励、共同进步。陈佳络是浙江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系的大三学生,她和其他学子分享了她的大学生活,并就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深造和大家进行了探讨。最后,她选择继续学习,希望能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回报社会。
奉化:老年大学爱心基金助学奉城学子
老年大学爱心基金会一行先后走进向阳学校、育才学校、居敬小学、方桥小学和班溪小学,祝福孩子们节日快乐,关心孩子日常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大家保持阳光心态和奋进的信心,并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了每人500元的助学款,向两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赠送了价值3000元的体育器材。
据悉,市老年大学爱心基金会的爱心款项由老年大学2000余名学员自愿捐赠,已持续九年播撒爱心,遍布我市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及四川、青海等地震灾区,累计捐赠款物超过20万元。
详细请查看【阅读原文】
来源:宁波文明网
责任编辑:项军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0 条)